西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有“沉鱼”之貌,自古至今有关她死的传说很多。西施是怎么死的?目前所见到的记述西施之死最早的文字资料是墨子的《亲士篇》,内有“西施之沈,其美也。”(“沈”和“沉”古文互通)

西施是怎么死的

墨子生于公元前468年,死于公元前376年。墨子所处年代为吴亡(公元前473年)后不多时间,所述应该比“泛舟五湖”的传说应更为可信。但是墨子在这里只是告诉我们西施是沉水而死,并没有告诉我们西施是“被”沉还是自沉而亡。

第一种说法:西施“他沉”可能性不大

史料或传说中有以下几种“他沉”说法,我们先来分析这几种可能性:

1、被勾践下令沉水

夫差自刎,吴国灭亡,西施辱身报国有大功,庆功之时勾践再冷血也绝不太可能杀功臣。况且勾践除掉西施的理由并不充分,因为西施毕竟是个弱女子,在政治地位上不会对勾践有任何威胁。史载勾践并不好色,且西施已嫁过吴王夫差,并相随10多年,更何况勾践还有比西施更漂亮的毛嫱在身边,没有必要留西施在身边,也没有必要杀掉她。

2、被越后下令沉水

吴国攻陷时,越后不一定在现场,因此时除勾践和范蠡外,文种也在现场,而越军后方理应需要人坐镇,越后是正常人选。故在现场她除掉西施没有条件。即使越后在现场,她不经勾践同意就擅自处死西施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经过失败和屈辱的历练,此时的勾践已是一个理性成熟的君王了。

西施是怎么死的

退一步说,在现场越后真欲处死西施,作为越军实际指挥者的范蠡按常理一定会出来劝阻,凭范蠡当时的权势,西施也不会在其眼前被沉。

西施回国后再处死的可能性就更小,当时越国上下正沉浸在报仇雪恨的巨大喜悦中。对吴国来说西施确实是“红颜祸水”,但对越国来说西施是英雄、是功臣,作为越国的统治者,越后再无情也不会下令将西施沉水。

越后自身与勾践在吴国为奴时,史载她曾多次受辱,从这个角度说,她与西施应同命相连才符合常理,怎么可能对西施下毒手呢?

第二种说法:西施庄是范蠡精心做的“眼”

无锡东面后宅镇的东边有一条河叫望虞河,乡人称蠡河,系吴国始祖泰伯开凿,后经范蠡大规模疏浚,是长江连接太湖的唯一干流。沿河向西南穿过东太湖可达浙江。其支流可直达灵岩山和阳山脚(南阳山,苏州阊门外40里,下同)。

邻近后宅镇的望虞河其河面宽阔处人称三叹荡( 现地图上标省滩荡,三叹和省滩吴语发音相似。《梅里志》云:相传西子自沉于此,范蠡望之而三叹),其西南的红豆树港口水中有西施墩(《梅里志》载:西施墩省滩红豆树港口芦墩是也),三叹荡东南的水域叫王宫荡,王宫荡再向东北二里许有一湖叫漕湖(当地人称蠡湖)。漕湖和王宫荡之间的西侧滩上古有西施庄。

这里要重点考证一下西施庄(唐陆光微《吴地记》曰:范蠡献西施于吴,故有是庄),范蠡买通夫差身边的权臣伯嚭,并经夫差首肯在漕湖边亲自建造了这个庄院,当时应称吴王行宫(附近有王宫荡可佐证)。

西施是怎么死的

范蠡此举可谓一箭三雕:其一,对外称吴王的行宫,制造假象向夫差示好,以此来讨好、麻痹夫差,实施其韬光养晦、积聚力量、伺机报仇雪耻的计划。其二,对内培训越女,是利用美色报仇雪耻的桥头堡。西施起初是一名十四五岁文化不多的普通农家浣纱少女,要去完成辱身报国的任务,为了提升才能和气质,就必须参加培训,学习琴、棋、书、画、歌舞、宫廷礼仪和吴语等。最好的办法是去当地,西施庄是最理想之地。(史载越女培训的地方共有两处,除西施庄外,另一处就是会稽城外的“美人宫”,史载越女培训共历时两年多,先在“美人宫”,后去西施庄,在西施庄的时间应更长。)其更深远的意图还在于:打着营造吴王行宫的幌子,范蠡兴师动众大规模疏浚望虞河和漕湖就有了更理想的借口,为将来进攻吴国预先做铺垫。16年后就是这条蠡河成为越军攻吴的重要进兵通道,蠡湖则是当时越军锚泊战船和登陆的地方。

第三种说法:西施或自沉于三叹荡

判断西施自沉的可能性更大,是仔细分析西施的身世和她当时的心态得出的结论。

西施名夷光,出生于越国旧都诸暨苎萝村西一个普通施姓农家,靠父亲卖柴、母亲浣纱为生。她家境贫寒但天生丽质,十几岁就被选中去吴宫,受命辱身报国的任务。西施在吴共约14年,其间没有回过越国。一日夫妻百日恩,在吴王夫差的百般宠爱下,西施对夫差即使没有真感情也有感动之情。更何况史载夫差相貌英俊,正值青春年少的西施没有理由讨厌夫差,日久生情的可能也是很大的。

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最后被范蠡指挥的越军围困在阳山上,因向越王求和不成而自刎身亡。阳山被攻陷时,越军并没有发现西施,西施也没有主动去找越军,而是趁着夜色,在混乱中自己设法逃离了现场。西施离开阳山后最有可能去的地方就是西施庄,因阳山离西施庄并不太远,而且道路她很熟悉,有她昔日美好的回忆。

离开阳山的西施,周边萦绕着吴越两军激战时的喊杀声,战争惨烈的场面仍浮现在她眼前,她胆战心惊,一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天亮时终于来到了她熟悉的西施庄。然而此时的西施庄早已没有了昔日的歌舞升平,迎接她的是死一样的沉寂。往日里她前呼后拥,此时却形影相吊,顿感失落悲凉。加之乡人看到她都掩鼻而过,骂她是祸国殃民的狐狸精,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大王不在了,何处能安身?

西施是怎么死的

傍晚,在朦胧夜色中西施不由自主地走出庄院,沿着望虞河向南朝故乡方向走去,走着走着西施来到了三叹荡边,此时的她又饿又累,身心极度疲惫,已无力继续向前,她抬头望天,可黑沉沉的夜幕笼罩着大地,再看前面是一片茫茫湖水,没有一点生机。已离开故乡整整14年,故乡人会怎样对她?爱他的大王已经不在世上了,自己正是伤害大王的元凶,西施深深地陷入了矛盾和绝望之中,纵身跳入了冰凉的湖水……这既是命运,也是报国、洁身最好的归宿。

天亮后,有人发现河面上浮着一具女尸,将其打捞上岸后发现是西施。由附近村上好心人带头,众人动手把西施就地安葬在三叹荡旁的芦苇墩上。后范蠡闻讯赶来,他在西施墓前久久伫立,叹惜不已……

光阴似箭,两千多年过去了,有关西施之死留下了许多传说,而西施就长眠在这年年生发的芦苇墩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联系邮箱:jiexuncn@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