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是古代中国很牛的一本书,这书在中国文学中地位很高,里面的科学知识都比西方要高,梦溪笔谈的作者是谁?沈括的代表作《梦溪笔谈》堪称我国古代科技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
沈括又叫沈存中,公元1031年出生在杭州钱塘,父亲是个中等的官儿,常随朝廷调遣,带着一家人走南闯北。
沈括自幼勤奋好学,加上他的母亲知书达理,教子有方。沈括从小就养成了爱读书、爱思考的好习惯,他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母亲常常被问得不知如何回答。
14岁时,他就把家里的藏书全读完了。有一年4月,他去山上玩。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只见山上桃花依然长得很茂盛,而此时山下的桃花却早已凋谢了。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他就去问他母亲,可是他母亲也回答不出这个问题。但他并不罢休,又去请教他最好的“老师”——书,经过不断学习,反复研究、思考,终于得到了答案。原来,山上由于地势较高,气温就比较低,所以开花的时间也就比较晚。
沈括从小就有如此敏锐的观察力,能够进行独立地研究思考,为他后来成为著名的科学家打下了基础。沈括毕生从事科学研究。晚年时,他定居在润州,10年间他潜心写作,完成了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不朽名著《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集中反映了沈括一生在自然科学各个领域里的研究成果。在数学方面,沈括是中国古代数学中“隙积术”和“会圆术”的开创者,“隙积术”是求解垛积问题,属于高阶等差级数求和问题,“会圆术”是已知弓形的圆径和矢高求弧长的问题。对这两个问题,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都记载了自己发明的求解公式。在天文历法方面,沈括有很高的造诣。
公元1072年,他受命主持司天监的工作,司大监是当时国家研究天文历法的最高机构。沈括上任后亲自设计和改进了观测仪器:浑仪、浮漏和测日影表,大大提高了天象观测的精确度。在地学方面,沈括也有独到的研究成果。温州雁荡山,本为天下奇秀,但自古图籍未有记载。沈括亲自来到雁荡山,进行实地考察,发现这里的山峰峭拔险怪,被山谷环抱其中,但从岭外往内看,却什么也看不到。这种奇怪的地形引起了沈括的好奇心。经过多次考察研究,沈括认为这是由于谷中大水冲击,沙土被冲走,导致巨石岿然挺立。
他根据对山顶和山底两方面的考察,断定雁荡奇峰的形成是由于流水侵蚀冲刷所造成的。他把这见解记录在《梦溪笔谈》中。由此,他联想到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貌,认为也是同一成因,所不同的只是雁荡是石,黄土高原地区是土。沈括对流水侵蚀地形所作的科学解释,要比近代有“地学之父”称誉的英国地质学家赫顿提出相同学说早了六七百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联系邮箱:jiexuncn@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