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洛核反应堆发现过程

1972年6月,奥克洛的铀矿石运到了法国的一家工厂,法国科学家对这些铀矿石进行了严格的科学测定,发现这些铀矿石中能直接作为核燃料的铀235的含量偏低,甚至低到不足0.3%。而其他任何铀矿中铀235的含量理应是0.73%。事实上这种奇特的现象早在二十年前已被科学家们预言。经过再三深入探讨和研究,科学家们十分惊奇地发现:这些铀矿石早已被燃烧过,早已被人用过。这一重大发现立即轰动了科技界。

奥克洛核反应堆

为了彻底查明事实真相,欧美一些国家的许多科学家纷纷前往奥克洛铀矿区,深入进行考察和研究。经过长时间的共同努力探索,断定在奥克洛有一个很古老的原子反应堆,又叫核反应堆。这个原子反应堆由6个区域的大约500吨铀矿石组成,它的输出功率只有100千瓦左右。据科学家们考证,该矿成矿年代大约在20亿年前,原子反应堆在成矿后不久就开始运转,运转时间长达50万年之久。

面对这个20亿年前的设计科学、结构合理、保存完整的原子反应堆,科学家们开心不已,因为早在二十年前加州大学的乔治·维色里尔和芝加哥大学的马可·英格兰姆就指出20亿年前的铀矿石可能产生天然链式反应。在1956年,美国阿肯萨斯大学的日裔核化学家黑田和夫更归纳出了天然核反应堆成立所需要的条件,这些条件,在奥克劳铀矿的数十个矿床中,有十几个恰好都符合。

奥克洛核反应堆

奥克洛核反应堆是真的假的?

关于“奥克洛核反应堆”有不少关于史前文明的说法,这些都是有缺陷的推论,真相是这样的:1972年,法国从非洲加蓬共和国进口一些铀矿石,准备用于核工业。这些铀矿石产于奥克洛地区,但是,经过同位素分析后发现,U235的平均浓度竟然只有0.62%,比U235的正常浓度0.72%低得多。为了研究这一特殊现象,科学家们到分布为带状的奥克洛铀矿区的各点取样,然后做同位素分析,又发现了浓度低于0.3%的贫化铀(U235浓度小于其天然浓度0.72%的铀)。通过认真的科学研究后发现,在20亿年前,由于地质的变迁,有水渗入到奥克洛铀矿区,从而引发了奥克洛铀矿中的铀进行了天然的自持链式核裂变反应,从而使奥克洛铀矿区U235的浓度值严重低于正常值。这是人们发现的一例天然(并非人造)核反应堆,被称之为奥克洛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联系邮箱:jiexuncn@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