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军造成重大伤亡,最终覆灭于喜屋武半岛

应该说,日军的龟缩战略是正确的,因为撤退到山区进行作战,可以极大抵消美军的海空绝对优势;而精心构筑的防御工事和火力火器,则成为美军步兵的死亡陷阱。

其中,62师团所防御的嘉数高地,就是一个被鲜血浇筑的例子。由于最初在海滩和北部的平坦地带没有遭遇像样的抵抗,美军开始向冲绳南部进发,并非常乐观的认为将不会费多大力气,可当他们开始进入山区时,终于遇到早已严阵以待的日军。

由于山地地形制约,美军步兵被迫采取了更密集的队形向貌似空无一人的山上爬去。可突然之间,日军的高射炮、臼炮、迫击炮、步兵炮、掷弹筒就劈头盖脸地覆盖而来,在密集的进攻人群中爆炸,轻重机枪和步枪子弹也从各种刁钻的角度射来,毫不停顿地收割着生命。

当美军付出惨重代价好不容易占领某个阵地后,阵地上的残余日军会狂热的挥舞着手榴弹与美军士兵同归于尽,而其他日军则很快就能组织起凶猛的局部反冲击,他们利用坑道甚至能够从美军占领的阵地下面钻出来,与立足未稳的美军士兵搅在一起,一次又一次把美军赶下去。参战的美军士兵回忆这场战斗时,很多把这些日军称为“地狱恶魔”。当然,美军强大的火力兵力也不是吃素的,炸弹、重炮、坦克、火焰喷射器、无座力炮以及勇敢士兵所携带的炸药包,也把一个个日军死守的碉堡堑壕炸成粉末。这些情节《血战钢锯岭》虽有表现,但远远没有真实战场上残酷。据记载,在十多天的攻防战中,美军在一个小小的嘉数高地面前就先后有2.4万人的伤亡,而日军连同附近准军事人员的伤亡也超过此数。这里也成为了冲绳最大的血肉磨坊。

最终,占据压倒实力优势的美军在付出重大代价后占领了嘉数高地,而62师团则撤退到其他阵地继续进行防御。“钢锯岭”就是其后撤的另一个坚固阵地。这是另一场如出一辙的血肉磨坊。不过和电影里结局表现不一样的是,伤亡过半、弹尽粮绝的62师团在丢失“钢锯岭”阵地后继续后撤到冲绳南端喜屋武半岛的阵地负隅顽抗。当然,其覆灭的结局早已注定了。据记载,在其覆灭前的最后时刻,这个师团开始胁迫冲绳普通民众大量自杀,为这支来自地狱的部队画上了可耻的句号。

平心而论,这部《血战钢锯岭》展示了二战中日军的真实形象,顽固凶狠且疯狂狡猾,这才是我们全面抗战八年所面对的敌人。不过,恰恰是因为把对手描绘得十分强大,观众才对美军特别是主角道斯的勇敢和坚强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也才更感慨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而我们的某些抗日神剧却经常把这样精锐的日军描绘得愚蠢弱智甚至不堪一击,这实际上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也是对抗战先烈们的侮辱。

某种意义上说,《血战钢锯岭》是相当主旋律的。我们在感叹这部影片成功的同时,显然也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思考。

历史上真实的钢锯岭战役

1945年4月,朝冲绳岸边靠近的登陆艇及向内陆挺进的坦克。美军为了这场登陆战不惜血本,出动了40艘大小航空母舰、30艘战列舰,其他作战舰艇320艘,登陆运输舰船500艘,加上后勤舰船和辅助舰只共1000余艘

《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欢迎广大读者转发至朋友圈。

电影《血战钢锯岭》改编自美军军医戴斯蒙德·道斯(Desmond Doss)的真实经历,而其背后的太平洋战场则更为残酷。

1872年,日本借琉球使者到访日本之际,突然强制“册封”琉球国王为藩王,并列入所谓“华族”。1879年3月,日本向琉球秘密派出军警人员,采取突然行动,在首里城命令琉球王代理今归仁王子交出政权。4月4日,日本悍然宣布“废琉置县”,即将琉球国改为冲绳县。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扩张的起点。

1945年4月1日到6月底,美军不惜血本,调动了太平洋战区内海陆军大部分主力,发动了冲绳两栖登陆战,这是美日两军在太平洋岛屿作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损失最重也是最后一次战役。这场战役的困难程度,迫使美军不得不重新审视即将到来的日本本土作战。

疏散居民不成功

1944年初,随着战况恶化,日本大本营认为有必要强化对台湾和包括冲绳在内的西南诸岛的防卫,以确保日本本土与南方资源地区之间的交通安全。3月22日,组建了渡边正夫中将为首的第32军,防守日本本土九州以南和台湾东北面之间的冲绳等西南岛屿。不过此时的第32军所辖只有一些零零碎碎的步兵中队、要塞炮兵和后勤单位等等。预定交给该军的也只有2个混成旅团、1个混成联队。渡边正夫中将几乎只是个空头军长。

但在3个月后,风云突变。美军开始登陆塞班岛。日本大本营据此判断冲绳和台湾很可能成为美军的下一个目标。于是从5月到7月,第32军增加了4个师团(第9、24、28、62)和5个独立混成旅团(第44、45、64、59、60)。其中3个师团和1个旅团被部署在冲绳主岛。第32军顿时成为一个极为庞大的野战军团。十多万军队一口气涌进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冲绳,把这个南国之岛变成巨大兵营。

1944年7月7日晚上,东条英机召开紧急内阁会议,判断爆发冲绳战役的可能性极大。除了军事上的应对措施,东条决定疏散冲绳居民。为此制定计划:将60岁以上和15岁以下的10万名老弱妇孺(当时冲绳县总人口59万)运出冲绳,送到日本本土和台湾。但冲绳居民对此反应并不积极。他们相信日军(冲绳人称为“友军”或“大和军”)将赢得胜利,因此没必要背井离乡。运送日军到冲绳的过程中,一些船只被美军击沉,虽然日军高层下令封锁消息,可生还的日本兵还是传得满城风雨,心存恐惧的居民大都不敢申请坐船离开。而这样的危险还真就降临了:8月22日,美国潜艇“淡水鱼”击沉了疏散船“对马丸”,造成1418名船员和乘客死亡,包括775名小学生。消息走漏后,岛内拒绝疏散的情绪更加高涨。而日本官方也采取更强硬手段,直接派军舰运走小学生。居民未全部撤离也造成了此役平民伤亡惨重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联系邮箱:jiexuncn@outlook.com